有人曾問我,孩子□ 這麽小,為什麽堅持給她閱讀?
我說㊣給孩子閱讀是給她一個朋友,讓◣她在成長的路上有書陪伴。孩子孤獨的時候,書籍來陪伴他;孩子困惑的時候,書籍來引導他。
這個朋友可以伴隨她走過很長一段路,甚至長過我的¤陪伴。
英國的心理學女博士西爾維婭·克萊爾,說過一段非常好的話:世上所有的愛都指向相聚,唯有父母的愛指√向別離。
從孩子踏入幼兒園那天起,我們與孩子便開始在♀不斷分離。幼兒園後,孩子學會了社交有了群體和朋友,她的世界便從簡單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,開始擴展到了同學老師朋友。
這是除◥了分娩時,母子分離之外的第二次分離。
漸漸的,還有青春期叛逆時的分離,還有背著行囊外出求學,外出工作的分離,還有成家立業之後,忙於小家庭的分離…
涉世繁雜,孩子的成長道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苦磨難。
我沒辦法一路陪伴著她走過,只能教會她閱讀,讓她學會閱讀別人的故事,在別人的生活裏尋找合適的答案。
所以,在孩子還與我膩歪的歲月裏,我要教會她閱】讀的本領。
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,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諺語,然而放在育兒領域同樣適用。
女兒在閱讀上,我嘗試過很多方法。林林總總,我總結下來的有這幾點:
1,父母要舍得花時間
培養孩子,跟陽臺上擺放的精致盆栽一樣,需要耗費時間耐心和精力去打理。
閱讀∩的習慣,並非一日所成,成人都有21天習ξ慣養成的魔咒,何況是心智不全的幼兒呢。
陪孩子閱讀是件考驗耐心的事,它不比盆栽,你想修剪哪裏,就可以修剪哪裏,做累了,就能坐著休息再繼續。
孩子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,一會一個變數。可能今天她想玩遊戲,想看電視,就是不想聽故事。
那怎麽辦呢?
我不會允許孩子閱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所以,我會擠破腦袋想各種法子,讓她堅持看書。
有時候,我會故意提及某一本書裏的情節,然後假裝在書架上尋找這本書,孩子喜愛幫助人,這時候她就會登登登的跑過來,幫忙一起找。
和我一起找書的過程中,孩子就已經忘記了剛才堅持要玩的東西。當然,找到這本書後,再找到那個引子的場景後,我們已經開始了閱讀。
實際上,讓孩子愛上閱讀,你需要花費很多時間,用在如何吸引孩子對書有興趣的事上。
2,給孩〓子打造閱讀區
孩子習慣的養成很大程度上來說取決於環境。環境可分為兩部分,一個是硬件環境——書房、圖書角,另一個是是否具備軟環境——家庭閱讀氛圍。
硬件環境:書架
讓孩子愛上閱讀,首先得有一個書架。
書架的高度要結合孩子的身高,外觀可以略微有趣。適中的高度,孩子拿放自如,這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很重要的一步。
美國一項研究顯示,把書置於書架上,繪本封面朝外,能顯著增加孩子的閱讀興趣哦!孩子選擇的讀物90%都是封面朝外陳列的。
軟環境:家庭閱讀氛圍
一個父母從不閱讀的家庭,孩子很難知道閱讀為何物,更無法體會到閱讀的樂趣。
或許,教孩子讀書最好的辦法,就是父母帶頭和孩子一起讀書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也是孩子最初的榜樣與模仿者。
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:我們希望孩子表現出怎樣的行為,我們就應該先做出怎樣的行為。
3,讓閱讀變得有趣
閱讀方式很重要
我會在拿到繪本→的時候,從封面開始引入。比如鼠小弟系列中的《鼠小妹的松餅》,我會指著封面上的鼠小弟,好奇的說:“咦,鼠小妹手上怎麽拿了一口小鍋呢,它要和鼠小弟Ψ去幹嘛呢?”
寶寶聽到後,會跟著我的情緒應和著說:“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。”
這本書是講鼠小妹邀請她的好朋友來家裏做客,但是她只有松餅的材料。可是鼠小弟請來了所有的動物來。
大象來了,要吃香蕉,小貓來了,要吃魚,松鼠來了,要吃核桃,小兔來了,要吃胡蘿蔔,鼠小弟呢,要吃他最最喜歡的奶酪。
動物們看到是松餅時,表情都很不一樣,但書面上卻沒有文字描述。
這時候,你可以逐一給孩子講解每個動物表情細節,比如,大象不情願的時候,搭著兩圈小皺紋;鼠小弟難為情時有趣的小臉蛋…如此來增加閱讀的趣味性。
有趣,是孩子堅持某件事的源動力。
4,閱讀中要有互動
很常見的親子閱讀模式是,父母讀,孩子聽,整個閱讀中,父母不允許孩子插嘴打斷。
但孩子是有獨立思想的人,他看到插畫上有趣的場景和疑惑的地方,會停下來詢問,這是什麽,為什麽這樣?…
這時候,如果卐你能停下來,和孩子一起觀察畫面的細節,解答】孩子的疑惑,孩子閱讀會更有成就感。
如果你自顧自的一味為了講解的氛圍,對孩子的疑惑置之↑不理,那麽孩子可能會出現閱讀中斷。
他會一直停留在剛剛疑惑不懂的地方,對你接下來的讀誦,半聽半停。
繪本,其實還是個很好的玩具。
繪本裏的角色臺詞,你還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,讓孩子選擇喜愛的角色,你配合。
遇到有趣的繪本,比如《好餓的毛毛蟲》,你還可以帶著孩子做手工,讓毛毛蟲躍然紙上。
閱讀中的互動,就像是調味劑,讓孩子覺得閱讀有味兒。
5,鼓勵孩子自主講故事
這個方法,是偶然一次發現的。
那次,我工作累的半死,已經沒有精力再給孩子閱讀,我就跟寶寶說:“你可以講個故事給媽媽聽嗎?”
寶寶爽快的答應了我。
那是她第一次給我講故事
我枕在一頭靠在床上,寶寶靠著我旁邊坐著,兩只小手不斷的翻閱繪本紙頁,她講的不全,甚至有些情節被她撰改了。
可我聽的越發有精神。
原來,孩子的想象力這∴麽豐富,她看著圖,可以聯想→到故事以外的情節,她把這些情節編成了小故事,套在了繪本裏。
讓孩子自己閱讀,鍛煉了他們的想象力,也鍛煉了語言表達力,可謂一舉兩得。
哦,不對,是一舉三得,父母還能躺著休息呢。
6,多帶孩子去圖書館
圖書館,是孩子童年最好的遊樂場。
圖書館,沒有刺激感官的遊樂設施。
但書裏的圖畫色彩和跌巖起伏的☆故事情節,會刺激孩子的心靈,給他們樂趣。
在圖書館,孩子們可以撿起一本書席地而坐,自由翻閱,不喜歡的書,可以重心再撿。
在書的海洋〗裏,總有一些書,是孩子愛看的,值得他們靜下心來閱讀的。
行萬裏路,讀萬卷書。
這裏還是孩子,觀眼往世界的窗戶。你沒有時間帶孩子周遊世界,書可以,它能讓孩子通過文字圖形,領略一二。
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。對於父母來說,無論教會孩子◎多少知識,多少生活技能,都不如教會他自主學習的本領。